截至2024年底,黄浦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44亿元,“十四五”前四年年均可比增长约4.5%;区域经济密度达到163亿元/平方公里,保持全市首位、全国前列;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99亿元,年均增长6%以上。
今天上午,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”上海“十四五”规划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,聚焦黄浦区“奋力打造上海中心城区功能新高峰、品质新标杆”。
据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黄浦区围绕核心引领区建设目标与“功能新高峰、品质新标杆”发展主线,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、实现高效能治理,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黄浦高端产业发展点燃“强大引擎”。坚持在强化“四大功能”、服务上海“五个中心”建设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,全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高地。不断强化外滩金融集聚优势。金融业增加值稳步增长,2021-2024年均增长率为6.5%,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规模达到1286亿元,占全区GDP的38.5%,占全市金融业比重接近1/6。区内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保持全市领先,2024年达到2601万亿元,占全市比重超70%。成功举办外滩大会、外滩金融峰会等高规格活动,获批建设全市首批股权投资集聚区、金融科技集聚区,打造面向全球的金融科技生态社区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上海区域中心成功落地。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承载功能。在世博浦西园区规划建设中央科创区,加快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、以若干未来产业赛道为突破、以科技服务为支撑的“1+N+1”产业体系。机器人产业基地和脑机接口创新中心揭牌成立,区内市级孵化平台和科创载体逐年增加,创新主体加速集聚。持续推动消费“破圈”。南京路、淮海中路、豫园三大商圈加快转型升级,率先建成上海市夜间经济精细化治理示范区,积极推进上海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、全球新品首发地等示范区建设,世纪广场、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。文旅商体展创新联动,百联ZX创趣场等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快速发展,巴黎奥运资格系列赛、上海国际花展等活动精彩纷呈,“繁花”“豫园灯会”等文化IP引爆消费热潮。大力推动离境退税、即买即退工作,在重点商圈全覆盖设置集中退付点,上海首个“全市退付点”为境外旅客提供退税一站式服务,全区离境退税业务量实现跨越式增长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黄浦民生保障筑牢“幸福根基”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,用最好的资源、尽最大的努力为民生“加码”、为幸福“加速”、为生活“加温”,2023、2024连续两年获评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”。教育事业优质均衡。成功创建上海市儿童友好先行实践区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,获批建设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国家级实验区,让“学有优教”成为黄浦最亮的民生名片。医疗卫生服务更加普惠可及。持续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,创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“云诊室”远程医疗服务,试点探索楼宇健康服务,医疗服务优化升级,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完善。养老服务提质增效。深耕“五边颐养”养老服务体系,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总量全市第一,老年助餐服务“全区通享”场所达到63家。就业创业服务升级。构建“15分钟就业服务圈”,在全市首推“黄浦创卡”无忧创业通道,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黄浦始终将旧改作为最大的民生、最大的发展,推动城区功能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。2022年7月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,标志着上海中心城区持续30年的大规模成片旧改这一民心工程胜利收官,“十四五”期间累计完成成片旧改3.7万户以上;2023-2024年全区“两旧”改造受益居民总量超过7000户;制定外滩第二立面区域城市更新行动计划,率先探索实施责任规划师、责任建筑师、责任评估师“三师联创”机制,老市府大楼完成更新改造、重现芳华。大新天地、南外滩、金陵路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有序推进,打造更有底蕴、更具活力、更富特色的城区发展新空间。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