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济,安徽绩溪人,生于明朝洪武年间。他科举考试中榜,成为进士,之后官至翰林编修。程济不仅学识渊博,才情出众,还是一位精通奇术的奇才。洪武末年,程济被任命为四川岳池的教谕。朱元璋去世后,建文帝继位,程济以极其精准的预见力,上书给建文帝,指出某个月某日,西北地区必将爆发起义之事。
当时朝廷的大臣们看了程济的奏章,纷纷表示这是荒诞不经的言辞。许多人甚至建议建文帝将程济抓回京城,并施以死刑。程济到京后见到建文帝,便大声说道:“陛下,不如暂时宽恕罪臣,如果到了那一天没有人起义,杀我又不迟。”建文帝听后觉得其中有道理,便暂时将他关押在牢中。
果然不久之后,燕王朱棣起兵反叛,正如程济所预言的那般,时间几乎一模一样。建文帝惊愕之下,立即将程济从监禁中释放,并恢复了他的翰林院编修职务,同时任命他为军师,随军出征,参与对抗燕王的战斗。
展开剩余75%建文帝的军队与燕王军队在徐州发生激烈的战斗,最终建文帝一方胜利。将领们欣喜若狂,决定树碑立传,纪念此次胜利。碑文中详细记载了战斗经过及参与将领的姓名。然而,程济却对此深表不满,他在夜晚悄悄来到碑前,大家都不知他为何而来。
几日后,燕王朱棣攻占徐州,看见这座胜利碑后,怒火中烧,命令将碑推倒砸碎。就在手下们准备动手时,朱棣忽然记起什么,立即喊停:“别急,先把碑文上的名单抄录下来。”朱棣依照碑文上的名单,展开了对那些将领的追杀,最终将其中所有相关人员满门抄斩。然而,程济的名字恰巧位于碑文的破碎处,未能被抄录下来,因而幸免于难。
程济与同乡好友高翔关系深厚,两人一起考中进士。高翔却始终不看好程济的术数学问,屡次劝告他:“读书人怎能迷信此等虚妄?”程济则笑着回应:“不学无术,这也是应变之道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”程济多次劝说高翔一同修习术数,但高翔始终坚持自己要做一名忠臣,坚定不学之意。
随着朱棣大军逼近南京,高翔决定与程济一同赴死,然而程济却不赞同。他答道:“我愿意活着成为智者。”于是程济匆忙进宫,见到了陷入焦虑的建文帝。建文帝急切询问现在该怎么办。程济沉吟片刻,说道:“如今敌军已经突破金川门,京城局势已定,天命不可违。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逃亡,才能保全性命。”
建文帝无奈,只得听从程济的安排。程济找来一位老僧,将建文帝的头发剃去,为其打扮成僧人模样,并打开了朱元璋给建文帝预留下的箱子,箱内有三张度堞、袈裟和僧帽,出逃的路线也早已规划好:“建文帝从鬼门出,随行之臣从水西门御沟行。”程济带领建文帝前往鬼门,那儿已有一只小船在等候,划船的人是神乐观道士王升。王升梦见太祖皇帝托梦,指示他夜晚迎接建文帝出城,便将建文帝带到神乐观。程济与其他三十二人汇合,合力将建文帝带离了南京。
程济与建文帝一路跋山涉水,险象环生。程济利用自己精通的术数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。为了不让建文帝忧心,程济从未将这些危险告诉他,而是尽力照料,陪伴在建文帝身旁。建文帝深知程济的辛劳,常在程济生病时守在床前,为他煮粥,不离不弃。程济虽面带微笑,但总是安慰道:“您这位皇帝还没死,程济怎么敢死在您前面。”这些话让建文帝的内心逐渐平静了下来。
岁月流转,程济始终如一地陪伴在建文帝身边。为了躲避朱棣的追捕,二人不断更换藏身之地,每到一个地方,程济都会用术数推算吉凶,然后决定是否定居。最终,他们来到了云南,寻求西平侯沐晟的庇护。沐晟忠诚正直,收留了他们并提供了一个隐蔽的地方。然而,沐晟去世后,建文帝陷入了深深的迷茫,问程济:“沐晟去世,靠山倒塌,我们该何去何从?”程济沉思片刻,答道:“人心难测,此地已不再安全,我们只能离开。”
二人带着建文帝离开了云南,最终隐居在大理的一个偏僻地区。几年的时光过去,明成祖朱棣去世,继位的是他的儿子朱高炽。建文帝终于松了一口气,感觉自己再也不必担心遭遇追杀。朱高炽短短十个月便因病去世,接替他的是宣德帝朱瞻基,建文帝的心情才彻底放松。于是,他和程济一同游遍了大江南北,度过了一段宁静的时光。
年老的建文帝心中思念家园,便询问程济:“我年纪大了,是否能回去?”程济理解他的心情,于是回答:“天下已经安定了,几经更替,恩怨早已消散,何妨回去?”建文帝最终决定回到云南的布政使司大堂,公开表明自己是建文帝,表示自己老了,想要回去。
云南的官员提交奏章,朝廷一时真假难辨。事态波动反复,直到正统年间,建文帝终于得以返回京城。正统皇帝对其身份确认无误,并以孙子之礼向建文帝行礼。但由于事情敏感,建文帝的身份并未公之于众,大家只称他为“太上老佛”。建文帝最终活到了八十九岁,于北京西城外的黑龙潭安息,墓地无碑无树,未留任何标记。
程济一直陪伴着建文帝,直到最后。后来,程济回到云南,悄然焚毁了自己的庵堂,命徒众各自回家,自己也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人海中。程济在与建文帝共度的岁月里,写下了《从亡随笔》一书,记录了他们逃亡的种种事宜。然而,这本书的真实性一直存疑,有人认为它并非程济所作,且其中内容并不值得信服。
史事如烟,真假难辨,现将这些往事记录在此,聊作闲谈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